返回

不是吧君子也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五百五十五、一见良翰误终身【求月票!】 (3/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减少了当众露面的次数,行事都很低调,更多的是像今早这样一个人默默逛了早市来上值。

    起初燕六郎以为是当时有王冷然等不怀好意的敌人在,明府在低调蛰伏。

    可是后面王冷然和卫氏的人都被明府一一“熬死”。

    到了现在,刺史位置易之,江州大堂全都是他们的人了,江州之地的权力也都掌握在了明府手中。

    可明府依旧保持这副低调少露面的作风。

    燕六郎起初不解,还问过明府。

    他记得,明府当时只回答了一句:

    “浔阳城和龙城县不一样,治理一州和治理一县之地也不一样,一县与一乡之地更不一样。”

    燕六郎记得自己当时脑抽,多问了一嘴:“那治理一国呢?”

    明府当时走在前面,好像是笑语了句:

    “这可不兴治啊,不过硬要说的话……”

    燕六郎聚精会神,本以为明府会来一句书上常说的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却没想到,他笑语过后只丢下寥寥四字:

    “大象无形。”

    燕六郎当时一知半解,这些日子,他反复揣摩。

    直到双峰尖大战后的这段日子,他遵循明府定下的规矩,墨守陈规的主持城中事务,亲自上阵,发现民生恢复的极快,两月时间,浔阳城愈合了大佛事件的伤疤,恢复了往日繁华,甚至更胜以往。

    而浔阳城内,近来渐渐兴起一片赞扬之音,赞扬任上的年轻刺史不爱折腾,长治久安。

    虽然很多百姓都不曾见过年轻刺史的面,但都能确切感受到他上任之后,官府“事少”了很多,而天下闹的沸沸扬扬的造佛事件,明明江州也是主角之一,有一尊东林大佛要落地的。

    可直到后面“东林大佛”都莫名倒塌了,等待雷霆风暴的众人,始终不见年轻刺史有什么折腾的活计,忍不住面面相觑。

    这就像是孩童们在冬天堆的雪人倒了,任由它融化,各回各家,无事发生一样。

    毫不折腾。

    硬要说它“懒”,似乎也成立,但要说喜不喜欢这样的刺史和官府,那肯定喜欢,巴不得如此。

    这下子,江州刺史的风评瞬间发酵,就连远在扬州的百姓们都开始耳闻,知道了江州有一位为女帝建造大佛都没怎么劳民伤财的“不折腾刺史”。

    燕六郎彻底心悦诚服。

    眼下,燕六郎先是吩咐了手下带李、方二人来正堂,旋即跟上了欧阳戎脚步,禀告了下这“不折腾美名”舆论的事。

    走在前面的欧阳戎只是“哦”了一声。

    “明府,这就是书上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欧阳戎进门前,回过头,一本正经的纠正:

    “瞎说,双峰尖、浔阳石窟、星子坊改造,这些功绩还不算大吗,这难道不是赫赫之功?”

    自卖自夸的说到一半,他自己都笑了。

    没再开玩笑,回过头,步入正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