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想要谋取王位的事来得突然而又紧迫,伍子胥往返金陵与金匮二城,仅仅五日便将大名鼎鼎的刺客——专诸带到了阖闾身边。
阖闾见专诸,果然生得威猛高大,眼神坚毅,知道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勇士,大喜过望。
“今吴王姬僚无道,宠信奸臣贼子,滥杀无辜忠臣,我欲为吴国除此巨害,壮士可助我乎?”阖闾说到。
“我平生最重义气,无顾忠心。今日子胥兄请我前来,我自会按子胥兄所言行事。”专诸回答。
“壮士真有侠义之风,子胥所想即我所欲也,不知壮士有何妙计,以刺杀王僚?”
“想杀王僚,却也容易。将军可为我备宝剑一口,我藏于鱼腹之中,于宴上敬呈王僚,至吴王面前,拔剑而出,定能成功。”专诸道。
“甚好甚好,只是鱼腹只有数寸,宝剑却二尺有余,不知壮士可用得匕首乎?”阖闾说。
“匕首不可,我惯用剑,他物则必然不能成功。将军勿忧,我闻闽州有一人,极善铸剑,将军可遣人至欧冶子处求剑,以保刺杀王僚之事万无一失。”
金陵至闽州两千余里路,一往一返便是近一月有余,想到此处,阖闾犹豫不定,又开口问:“壮士,事出紧迫,往闽州求剑,快则一月,慢则数月,你教我如何等得?不若权以匕首代之。”
“非我畏惧拖延,只是无宝剑在手,此事万万不能成功,若将军执意以匕代剑,小人自去便是。”
伍子胥闻言,开口说道:“主公,此事须谨慎而行,当下兵马尚未完全备好,不妨让梁将军、王将军二人前去求剑,剑到之时兵甲已备,再谋大事。”
阖闾到此时却变得犹犹豫豫起来,看向梁九,显然是不信任此二人,毕竟是篡逆大事,不得不小心谨慎。
梁九闻言,即便跪倒,“小人与王僚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将其扒皮抽筋,挫骨扬灰,安敢生二心?”
阖闾见此,又思考了半晌,“也罢,当下也只有你二人前去为妥,路途遥远,你二人要千万小心,不能走漏了风声。”
“此为报杀父之仇而行,小人自当用心。”梁九答应。
“往返有四千里之遥,不可无宝马名驹为坐骑,我见你二人坐骑孱弱,脚力不足,贤侄、伯当且随我来。”
梁九闻言大喜,心想这是要赏我二人坐骑了,正愁没有一匹好马可骑。
一行人来到马厩,阖闾之马果不可与梁九那劣马同日而语,匹匹生得健壮,骑骑落得高骏。
“这厩中马匹,任由二人挑选。”为了吴王王位一事,阖闾丝毫不吝惜。
“如此便多谢大王。”说罢,梁九两人便到厩中选马。
一匹匹骏马就在眼前,反倒让梁九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正看时,只见一匹马通体灰色,鬃毛极长,垂至胸前,甚至连马背、马肚子上都有又长又厚的毛,四蹄无毛,粗壮不比凡马。
此马倒是生的异样,梁九来了兴趣,问到:“大王,此马毛发及长,不似凡马,不知这马却是何马?”
“这马名叫翻羽,凶野异常,乃是一西域贩马之人所卖。此马言是昆仑山玉虚峰上偶然所得,奔跑之时,毛发翻飞,如同鸟羽,故名之翻羽。我见此马异样不凡,故而千金购之。”阖闾回答。
梁九抚摸翻羽毛发,柔顺无比,不经打理竟能如此丝滑,再看眼睛,炯炯有光又野性充盈,不绝心中更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