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亚新秩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新局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自成在登基大典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顺天,他还有两项工作尚未完成,第一项是召开军事会议,华夏大地的局势在永昌元年瞬息万变,稍不留神便会酿成大错,第二项则是拜访那传说中能窥视所谓天命的白云观太合道人。

    武英殿。

    大顺皇帝李自成,三千岁大顺亲王李自敬,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大将军刘宗敏,兵部尚书喻上猷,军事宋献策等人齐聚一堂,武英殿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圆桌,参会者不分职位高低地坐在一起,没有上下之席的区别,因为李自成曾说过在军事上,所有人一视同仁,没有皇帝与普通士卒的区别。

    喻上猷首先掏出来自河南陈永福以及督军顾君恩的战报:“过去半月内,左良玉占领武昌后并未再有大动作,只是责令部将驱逐张献忠所有势力离开湖广,自己留守武昌修养生息。我军并没有收到任何袭击,反倒占据南阳,信阳,彻底控制河南。同时陛下曾担心丢失的襄阳也未曾收到影响。”

    李自成捋捋胡须,缓声说道:“左良玉虽出身贫寒,识字不多,但却在过去数年内屡立战功,可以说是他的能力,在明朝将领中仅次于战死的孙传庭,吴三桂比上他都要差了一些,而且他本人拥兵五十万,粮草充裕,绝不会轻举妄动。还好他现如今患病未愈,不然又是我军南下的一位大敌。还有什么消息吗?”

    宋献策将一封密信递给李自成,李自成仔细地阅读了一番,神色有些古怪,既看不出喜悦,但也并不悲伤。刘宗敏好奇问道:“陛下,信中写了何物?”

    李自成又将信递给刘宗敏道:“你自己给诸位念一下吧。”

    “山东总兵遭遇兵变被部将穆建荣杀害,穆建荣自封山东总兵,然而未能服众。胄州,青岛,烟台,济宁等各路统领纷纷拒绝效忠,反倒各个占城为王,割据一方。”

    “关于穆建荣,我听闻老总兵待他不薄,将其视为己出,此人反而弑杀恩公,真是怪人。”喻上猷疑惑道。

    “可能此人早就想高居总兵,但是多年来一直未能如愿。现在好了,他总兵是当成了,但是山东完全处于混乱,各地统领无人听从,他反而还不如曾经一部将痛快。”宋献策嘲讽道。

    “诸公认为,山东统共有约多少兵马?”李自成问道。

    “穆建荣手中最多不过十五万,其余反叛统领每人约有五万兵马,山东总共不会超过四十万兵马。”宋献策计算道。

    “陛下,给末将拨十万兵马,末将定能扫清这帮彼此攻伐之人,平定山东。”刘宗敏急冲冲地请兵道。

    李自成没有立刻回答刘宗敏的情愿,他也在内心计算着投入的成本与预期。眼下山东正值内乱,若能利用得当,可以一举拿下肥沃的山东半岛,同时也可以从海路威胁南部残余明朝势力。但眼下又是趁明朝残余未选出统一皇帝之前渡河扫平南部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个机会,一旦南明统一,如何跨过长江又变成了一个大难题。而且由刘宗敏主攻他总觉得有点不放心,刘宗敏虽随他征战四方,但本人缺乏独立指挥大型战争经验,直接将混乱的山东战场交付给他,一个不小心就是引得内部联合抗顺,满盘皆输。不过直接拒绝他又会打击他的信心,真是有点伤脑筋。

    李自成思索片刻,决定还是先给刘宗敏一个交代:“可以,朕给你拨二十万兵马,由山海降将陈永仁担任你的副手,他出身山东,对山东地形人文也要更了解一些,宋献策担任随军军师,军中事无大小一定要先征求军师意见再做决定。”

    “末将遵命!”刘宗敏站起身来,对李自成鞠躬抱拳道。

    “山海关一战后,大顺在北方的霸权已经逐渐形成,关外的满清,蒙古已经向朕俯首称臣,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仅仅是南方尚未统一的南明,以及混乱的山东,同时也有逐渐窝藏进四川的张献忠,四川方面可有新战报?”李自成总结道。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