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岚表明了有意收陈牧尧为徒,并欲带他离开都城。
但被陈若岚见老道这身打扮心生疑虑,便以家里独苗为由所拒。
老道面带可惜,摇了摇头,内心喃喃:“也罢,往后这孩子的劫难是躲不掉了。”
时间一晃到了陈牧尧11岁这年,这年陈雷9岁了。
这时的陈牧尧已经略带成熟,褪去了青涩。
陈雷也不在是那个鼻涕娃了。
这日二人还是和往日一般去找老道学艺。
河还是那条河,只是那老道和那颗老愧树不见了。
这俩年来,老道不光教了二人刀法,还教了兵法、阵法。
期间陈牧尧也打问过老道的名字,老道只是说他道号玄微子。
二人等了1个月还是没有见到老道的影子,于是陈牧尧便带着陈雷去参了军。
阁楼内,随着烛光摇曳拉回了陷入回忆中的陈牧尧。
陈牧尧收回思绪,喃喃自语:“玄微子,你我虽未有师徒之名,却是已有师徒之实。”
位于大盛北方这里山脉相连,连绵起伏,这里地广人稀。
盛朝地图上把这里标注为大荒。
山脚下有座小村庄,村口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三个大字:靠山村。
字迹笔走龙蛇,放眼看去村里有三十几座房屋。
房屋都是用木头搭制而成,几座小屋里时不时传来几声婴儿啼哭声……
一位道士打扮的老者,拄着拐杖,慢条斯理的走在靠山村蜿蜒小路上。
老道路过一户人家时老道驻足片刻,清了清嗓子喊道:“树根在吗?”
充满沧桑感的声音传入小屋。
屋里一位中年人听到声音,透过窗户看见来人,
几息后名为树根中年人推门而出。
树根激动道:“玄微子道长,您这番游历世间数十年,终于回来了啊!
你走时我还是少年,现已为人之父。”中年人唏嘘不已。
老道微笑点了点头跟树根寒暄几句,转身朝着村子后山走去。
半刻钟后,老道来到后山,这里鸟语花香,小溪潺潺。
老道把手里拐杖插入河边,刹那间这根拐杖如同枯木逢春般。
拐杖肉眼可见的生根发芽般长出枝干,变成了一颗高大的老槐树。
老道伸了伸老腰打了个哈欠走到小屋前推门而入。
不一会便传来阵阵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