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看着李钰,心想要是父亲看到李钰如今的改变,肯定也会老怀宽慰。
随后李宪夸奖了一番李钰,要他继续努力,多读些书,多像刘成武,李俨他们学习。说完后便让李俨领路把众人领去军帐里议事。
几人来到军中大帐里后,李宪坐在上首就开口道:“今日是奉父亲之命来军营里看看,刚才在路上我又与刘大哥商讨了一番,关于我们军营里的建制,大家再商讨商讨便把各职位人选定下来。我再报与父亲。”
于是李俨率先开口:“启禀大公子,如今军中共有兵卒两千七百余人,且倘若按照以往军队建制,我军可以先建两个校,待以后继续募兵补充。”
李俨说完后,刘成武也说道:“大公子,我认为如此可行,不过缺一都之兵而已,日后再行补充也不难,那杨培安如今在伏牛山上待命,可让其任都头,伏牛山上的那些兵士也有一都之多。”
李宪听到刘成武说的话,才一拍额头,苦笑道:“这些时日都代县没有动静,险些把伏牛山上的人给搞忘了,我看如今可以先把他们给调回来了吧。”
就成武摇摇头说道:“暂时大可不必,如今还不确定罗敬究竟意欲何为,让他们继续守在伏牛山,有利而无害,不过可以让他们悄悄安排几个探子进代县,如今代县大军虽然被带走,不过还不清楚城中究竟有多少留守兵力,所以就让他们去查探查探吧。等到跟着罗敬大军后面打探消息的兄弟们有消息了,说不定我们可以趁机拿下代县。只要代县一下,代郡其余各县不足为虑。”
李宪听了点点头,觉得这样安排也好。假如往后要攻打代县,伏牛山还可以作为前锋先行潜入城中以为内应。想到此处,李宪便又把话题谈到了军营里,于是询问大家有些什么人选。
见其余几人都不开口,李俨又说道:“大公子,我有个想法,如今既然决定建立两个校的兵力,那大公子和二公子可分别为校尉,而李秋,杨培安,刘成武等都可为都头,至于我,想来做个都头还是可行的,哈哈哈!”
刘成武这时候看着李俨笑着说:“李大人你这却是说笑了,依你这段时间治军成果。目前可任校尉矣!”然后又转头看向李宪说道:“大公子,恕属下直言,如今二公子虽有些改变,但还不适合领一校之兵,不过一都之兵,可行。至于校尉一职,我与李大人一样,认为你可自认校尉,而另一人选,我建议就由李大人担任,毕竟李大人自我们高柳募兵以来就一直负责军中之事,再说以前也是军伍之人,担任校尉绰绰有余。两校即有十二都,而李秋,二公子,杨培安,还有刚才大门的什长汪文兴,我看此人也有些能力,都可担任都头,至于其余的就再由李大人来推荐吧,毕竟他更熟悉军营的兵卒。”
李宪听完后,看了看刘成武。又看了看李俨,说道:“二位说的都有道理,不如我们现在就回李府去把大家的想法都禀告给父亲,由父亲拍板决定吧。”然后就带着众人出了大帐,离开军营前往自己家。
当大家来到李府时,张用和王劲也还在李府未离去,正好所有人都到齐了,李宪就把刚才与李俨他们在军营里商讨的事说给了李园他们听。
李园听后,又与张用王劲二人商讨了一番,最后李园决定依刘成武所说的办。任命李俨为校尉,辖李秋,李钰,汪文兴等都头,任命李宪为校尉,辖杨培安还有之前来汇报代县消息的卫东等为都头。至于其余几个都头就由李俨和李宪过后自己去军营里挑选任命。然后又对刘成武说道:“成武啊,不如委屈你做军中长史吧!”刘成武躬身一礼道:“谈不上委屈,成武本就熟悉军事,但不擅领兵,这长史一职却是正当合适,属下谢过主公。”虽说以往军中都是一军以上才有长史一职,不过如今高柳县职位少,总得把所有人都安排好,所以如今李园才提出把刘成武任为长史。
待大家的职位都安排好了,李园又说道:“各位,虽说如今尚不清楚罗敬究竟意欲何为。不过我们也不能就这样空等着,以免错失良机,所以老夫认为,我们如今可以先出兵拿下当城县,还有平舒县和马城县,不知你们觉得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