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第十九章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溃兵,和新调来的各卫所兵力,于德州集结五十万大军,再攻燕王!】

    嗯……50万?李景隆?

    一下子,灵堂众人神色有些变化了。

    先是为50万大军而震撼,接着便为李景隆而微妙。

    面对这些震撼又微妙的视线。

    李景隆很沉重地发现,兜兜转转,自己那根耻辱柱,反正是拆不去了。

    朱允炆也很沉重的发现,自己居然把五十万的大军,交给“第一蠢材,第一卧底”,皆此蠢臣误朕啊!

    这中间,老朱更是幡然变色:

    “50万!做甚要兴这般多的兵力?”

    事实上,只要知道朱元璋一生以来打过的大仗所使用的兵力,便能很轻易的明白老朱此时的失态。

    【50万大军,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光光看数字,大家可能还没有感觉,让我们来横向对比一下:鄱阳湖打陈友谅20万,定边之战21万,北伐之战25万,傅友德平云南30万。

    这些所有奠定了大明帝国、大明疆域的重要战役中,人数最最顶尖的,也就是傅友德的30万大军。

    朱允炆为了只有区区北平一隅之地、几万人马的朱棣,在短短时间内,先兴大军30万,再兴大军50万,只能说,洪武大帝给他留下的家底实在是厚,也只能说,也许朱允炆对战争的认识便是:只要兵力够雄厚,胜利便毫无疑问。】

    朱元璋深呼吸。

    一次,两次,三次……没平静成功,反而越发雷霆震怒。

    这怒火到底没向朱允炆去。

    “当时的兵部尚书到底是谁,给咱找出来,咱要剁了他那充满稻草的脑袋!”

    然而这注定又是一次无能狂怒。

    光幕继续不紧不慢:

    【我们必须承认,经洪武大帝掌控后的大明帝国,有着当世无人能敌的军事动员能力,即使是帝国内部作战,短短11天内,就能将分散在天南海北的50万人集结完毕,也是一件骇人听闻的成绩。而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国,居然能保证这50万人马的粮草。

    在古代,陆路运输粮草的消耗量是极为惊人的,以汉朝北击匈奴为例,前线将士每吃到1斤,路上需要消耗64到192斤。

    大军集结的德州,位于山东和河北的交界处,四周水系较为发达,这是幸运的,因为这样,大军粮草的运输,便可以从巨额耗费的陆路,转为更为便捷的水路。

    可就算是水路,想要支撑这么庞大的军队,也殊为不易。

    之前我们讲过,两场朝代更替,北方十室九空,德州附近肯定没有足够的人烟来撑得起50万大军的补给。其所依托的,就是当初朱元璋打元大都时候,徐州-沛县-德州的粮道。

    明史里沛县知县颜伯玮的传记就有载,“李景隆屯德州,沛人终岁輓运”,意思就是沛县的老百姓,一年到头每天都在运粮草。

    这位知县最后见势不可回,全家自尽为建文朝廷尽忠,是个非常忠义之人。可是他治下百姓的苦难,从这短短四个字就能感受得到。

    更为可惜可悯的是,这场战争,不是为国家、为民族的战争。而仅仅只是高层之间的权力倾轧。】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