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3 第一八三章 (3/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一般来说,丁忧有三年之久,朝廷不可能干等你,会找其他人补缺。一个萝卜一个坑,大部分人丁忧回来都面临改调他职的困境。

    而夺情起复可任原官。

    在有利可图面前,人伦道德都是次位。明朝命令禁止“匿丧”,官员们就用“营求夺情”寻求合法的“匿丧”。

    常见的有你爹妈死了我替你说说好话,回头我爹妈死了你也保举我夺情。

    一时之间,“相习成风……一闻亲丧即行保举夺情”,连办事小吏都搞起了夺情。】

    老朱今天的气是消不了了:“垃圾,垃圾,连小吏都搞起了这样的东西来,可见你遗毒万千!嘴上只会说未来如何如何,那未来还有飞机,他们立刻就能飞回家里去,搞不好人家是飞回了家里再回去工作的,他们还时时刻刻打电话享受天伦之乐呢!这未来父与子的距离,是我们现在父与子的距离可以比的吗?”

    “再说,不重视这些,大家心里面就没有那质朴的感情了,社会的风气就败坏了,这整个朝廷,都蝇营狗苟,乌烟瘴气了,官场如此,又怎么能奢求他们治理好大明,治理好百姓?!”

    【夺情获利的对面是“纲常”人伦。

    成化2年,李贤夺情,他的学生罗伦首次用纲常立论,攻击夺情本身。提醒老师“尽孝于亲,为万世之大臣”。

    这是明朝第一次较大的夺情舆论风波。

    即便李贤最后还是成功夺情了,这种舆论的压力还是存在的,对后来官员的夺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很多人一想到要被上升到不守纲常,就放弃了。

    弘治以后,规定“非兵革无有言夺情”便建立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

    眼看着老朱就要赞同这个说法的同时,朱棣忙不迭道:“爹啊,千万不要立下什么万事不移的祖训啊,万一遇到了土木堡这样的大事,朝堂上上下下,还是得同舟共济。”

    老朱愤愤道:“我大明也就只有一次土木堡,把土木堡单独列出来就好了!”

    “真的吗?”朱棣怀疑,“我怎么感觉北平危若累卵,数次遭到威胁呢?”

    【到了嘉靖年间,极其特殊的“大礼议”事件,把“孝道”的重要性拔高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

    最佳辩手张璁给嘉靖找到了“孝”这个绝佳的武器来攻击杨廷和。】

    朱棣扣了扣耳朵:“谁孝?孝谁?嘉靖?嗯,好笑,真好笑!”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记》曰:礼非从天降,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

    在传统儒家的观念里,有家才有国。国是一个放大的家庭,是为了维护家而存在的。

    如果以国的名义损害了家庭亲情,就失去了他的存在价值。

    家国就是这么个概念,和咱们现在的国家是两码事。

    既然家那么重要,孝这种家庭大杀器,自然也对国至关重要了。

    张璁又抛出“礼本人情”的观念。

    礼,本就是基本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

    因为公众普遍遵守某种道德,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社会规范制度。

    有了制度,有了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