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职中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6章 纷纷加入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是在药效不足的情况下,原本的剂量是很难达到治病作用的,次数多了,让新人中医不免怀疑,中医是不是能治病,自己是不是适合学习中医。

    明明药方正确,为什么却难以治病,这也是打击新人中医的原因之一。

    有些人能明白原因,有些人则不能明白,所以对中药材药效的核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水平高的中医都知道,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剂量其实才是一位医生水平高低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

    同样的方剂,在水平高明的中医人手中,往往能发挥出让人惊叹的效果,究其原因,正是剂量。

    之后,方彦又从一些详细的病例出发,详细的说了一下药效和剂量在临床中的作用,足足讲了四十多分钟。

    原本今天的活动安排因为巩泰初的到来而被打乱了,不过对众多名家来说,这一次的活动却相当有意义。

    上午的会议结束,巩泰初带来的书籍也迅速的传扬开来,上面的领导也针对这本书进行了讨论。

    三天推介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详细的和方彦商议了书籍出版的情况。

    这一次推介会,让方彦真正的进入到了众多名家的视线之中,也让不少老中医看到了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所作所为。

    一些中药材企业也纷纷上门,不过方彦并有见。

    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方彦也见了马学明和丁卓军。

    丁卓军作为沪上交道医附院的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这一次也参加了会议。

    因为书籍的缘故,丁卓军和马学明两个人对于方彦的邀请也没有直觉拒绝,都表示要考虑一下。

    像同嘉平贺宜民直接答应的态度,其实才算是少见的,类似于段正军等人都要考虑一下这样的态度,才是比较正常的态度。

    和丁卓军马学明谈过之后,第二天方彦和沈志成就返回了庆城。

    时间也进入到了九月份,又是一年开学季。

    安瑶已经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小腹已经微微隆起,不过却依旧还在福生堂坐诊。

    回到庆州之后,方彦短期内并没有再外出,而就在九月底的时候,段正军、丁卓军、马学明等人从自家单位辞职,决定加入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消息也瞬间传开。

    一时间,引起了不少的讨论,不少关注中医药和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人都惊叹不已,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竟然能挖到这么几位大拿,着实让人不敢相信。

    ......

    “庆州省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扛起中医的脊梁!”

    “庆州省中医急危重症医疗科研小组,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与此同时,各方面关于庆州省中医急危重症医疗科研小组以及庆州省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各种宣传也络绎不绝。

    不仅仅有庆州省,更有中枢。

    《现代中医药药效参考》,之前的《现代中医药剂量参考》被改名为《药效参考》,《现代中医药药效参考》一书也上了‘学习强国’,‘团中枢’,《人民日报》等。

    李景贤给方彦打来电话,告诉方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