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3章 这波优势很大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当时的导师跟我说,其实搞学术其实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但做创造性的研究往往需要有非同一般的天赋。&34;曾福年的声音有些感慨:&34;现在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我忽然明白了他的心情。&34;

    &34;曾老。&34;陆时羡停下脚步:&34;也不能那么说吧,毕竟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

    “其实我一直很敬佩您,当年您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做出那么多突破性的成果,而在今天那些成果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34;

    曾福年摆摆手:&34;那些都不算什么。你们现在做的才是真正的前沿研究,植物抗病毒遗传育种,这个东西做好了可能会改变全世界范围的相关领域研究方向。&34;

    &34;小陆,&34;曾福年突然说,&34;我其实有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其他作物上?我在西北还有些老关系,可以联系试验基地。&34;

    陆时羡的眼睛亮了起来:&34;太好了!我们正好需要更多的田间试验数据,将其推广到更多品类的农作物上。&34;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他,毕竟实验是做不完的。

    因为作物的种类多如繁星,光凭自个实验室的能力确实捉襟见肘,现在既然已经掌握核心技术,不如把一些不太重要的环节“外包”给其他地方。

    陆时羡觉得这个可以有,便开始和曾福年开始敲定细节。

    临近结束,就要分别的时候,曾福年有些好奇的问道:“对了,这个王久隆你是在哪里找的?是个好苗子啊。”

    “我看了,他做的田间实验数据的质量在整个实验室也算是名列前茅。”

    “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

    陆时羡笑了笑,心想你能听说就奇怪了。

    以王久隆的学术简历和学历层次,投华科院的研究所恐怕连第一关都过不了。

    于是把怎么破格将他招录进来的过程和他说了一遍。

    曾福年愣了一下,苦笑道:“看来我们研究所的招考制度还是有可以优化的地方嘛。”

    虽然项目已经算成功了,但距离结束还差得远。

    作为挂靠在国家科技部下面的国家级重点项目,陆时羡还需要进行一场正式的结题汇报。

    同样作为科技部、燕京大学和南江省的共建单位,这个结题汇报,三方也是要共同参与的。

    然而,当这个申请的汇报文件传到黎平安那里时,就算他作为高级领导见识不凡,也被惊的咋舌不已。

    要知道,距离他参加实验室挂牌的剪彩仪式,这可才过去不到三年啊!

    那进行项目研究的时间就更少了。

    依稀还记得,几次年关的时候他还关心过项目的进展情况。

    当时还没传出来什么消息,现在你跟我说项目已经要完成了?

    不说这边科技部的反应,很快听闻消息的燕大和南江省也都差不多。

    作为燕大掌舵人,品昊自然是有知情权的。

    此时,他确实是淡定不下来了。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