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生活在南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前夜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它们而言,你是未来。

    但你是否能和它们实时通话呢?

    未来与过去是否能实时通话呢?

    物理老师在棺材里锤板:不可能!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白杨在物理老师的棺材板上翻了个身,侧着身子,望向书架上那台黑色的老I725,别人老说它是收音机,实际上它的结构比收音机确实也复杂不到哪儿去——无线电台的核心不过是一组简单的LC振荡电路,而LC振荡电路的基本构成不过是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电感在淘宝上花两块钱可以买一把,电容花两块钱可以买一大把,这俩东西串一起就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而像725这种用石英晶振的电台更省事,晶体通电就能震,就像踩了电门的何乐勤,只不过何乐勤一秒抖几次,晶振一秒抖几百万次,抖出来的高频振荡信号再通过功放和天线发射出去,这就是无线电台发射机的原理……如此简单的结构,说它能穿越时间,倒不如说用木板和钉子能造出宇宙飞船。

    这世上许许多多看上去玄之又玄的东西,只要把它的壳子揭开,就会发现它们不过是草台班子。

    白杨再翻了个身,仰躺着望着天花板。

    房间里光线很暗,卧室的白色房顶已经没法漫反射出足够的光线进入白杨的眼里,所以在白杨看来那不是白色,但也不是黑色,就像闭上眼睛之后看到的景象,你很难说那是某种颜色,它是模糊的、昏暗的,仿佛跳动着老黑白电视机噪点。

    白杨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机,对着天花板打开手电。

    卧室里一下子亮起来了,天花板上一个巨大的白色光斑,此时光线的路径是清晰可循的,白杨想起无线电台的电磁波传播途径,无线电波从电台的天线辐射出来,往上几十公里触碰到电离层,再被反射下来——就像此刻白杨手里的手电筒,灯光从LED中发出,往上触碰到屋顶,再被反射到一双睁开的眼睛里——

    女孩眨了眨眼睛。

    半夏仰躺在床上,愣愣地看着天花板上的白色光斑。

    她晃了晃手中的小台灯,天花板上的光斑也跟着晃动,这游戏说实话挺无聊的,她又不是猫,对晃来晃去的光点不感兴趣。

    可她也没其他事可做。

    晚上睡不着。

    半夏翻过身来趴在床上,她上身一件白色的小背心,下身穿着黑色睡裤,抱住枕头把脸埋进去,然后两条小腿扬起来一下一下地拍着床板,拍得很用力,“砰砰”地响。

    拍了几分钟,她又不动了,直挺挺地趴在床上,脸闷在枕头里,像一具尸体。

    好烦。

    明天——最多后天,BG4MXH就会告诉自己去哪儿挖宝。

    这个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好烦好烦好烦好烦。

    如果不能成功,就取他项上狗头!

    哼!

    半夏抬起手来虚空一划。

    不行,他是唯一知道我的人呢,这个没了下一个去哪儿找?

    于是半夏又伸出双手把头虚空装了回去。

    果真是生理期来了,平时就不见得有这么焦躁,半夏把脸抬起来,长叹了一口气,把嘴里的发丝吐掉,然后翻过身来仰躺在床上,把台灯举在手里。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