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黄金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邓丽君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货商场,张秉贵就在这里工作,张秉贵有不知道的么?一位卖糖果的售货员,全国劳模,人大代表,比任何一个明星都要红。

    他坐公共汽车,有人给让座,去洗澡,有人给他搓背,病重住院,国家领导人纷纷探望。去世后百货大楼在广场立了铜像,领导人给题的词:“一团火精神光跃神州”!

    这里的商品最全,周日人多。

    三口人随着人流进去,没着急买,先随意转了转。

    一楼是卖雪花膏、洗头膏之类的地方,但给张秉贵专门开了一个柜台卖糖果,人山人海都往前挤,以能买到他亲手抓的糖果为荣。

    他有个绝活,叫一把抓。

    顾客要二两,他一抓就是二两,要半斤,一抓就是半斤,据说平时拿小石子练,刻苦练出来的。

    劳动最光荣,这年代可不是说说而已,张秉贵和时传祥都是典范,有人说他们有编制,给你编制,让你天天掏大粪,你干么?

    陈奇也想瞅瞅,奈何挤不进去,只得作罢。

    溜达了一会,到了卖录音机的柜台,这里人竟然也不少——陈奇有点想乐,这感觉就像“不是说经济不好,挣钱难嘛?怎么一个个都比我有钱?”

    由于中日友好,最早进入内地的一批洋牌家电都是日本的,松下、夏普、日立、三洋等等。

    我们熟悉的录音机,是能装两盒磁带,好几个喇叭,很大只的那种。现在是单卡,只能装一盒磁带,体型较小,但很厚实,跟大砖头似的。(文末有图)

    三口人挺幸运,没碰到缺货的事情,最终花了200元,买了一个三洋牌单卡录音机。

    “妈呀,这么个玩意就要200块钱!”

    “怎么不去抢啊?比自行车都贵,我们又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早晚让你们败光了。”

    于秀丽不断唠叨,陈建军忍不住道:“我们家几年才添一个大件,又不是天天买,咱俩工资都还可以,儿子也出息了,不至于。”

    “就是,该花就花!”陈奇笑道。

    “你们爷俩已经向资本主义投降了,没眼看没眼看。”

    爹妈还想继续逛逛,陈奇懒得动,抱着盒子先走了,一路人人羡慕,目光火热,这就是最靓的仔。

    下了楼,刚出大门口,忽然有人扒拉他一下。陈奇吓一跳,以为抢劫的,转头一瞧,却是一个戴帽子的贼眉鼠眼的家伙,声音很尖锐。

    “哥们,刚买的录音机?”

    对方见他警惕,笑了笑:“别担心,我是做生意的……你要带子么?”

    带子!

    陈奇眼睛一亮,问:“你卖磁带的?”

    “看看去?”

    “太远我可不去。”

    “我是做长期生意的,不能坑你,咱们到那边说。”

    对方带着他走到了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把衣服扒开,跟机器猫的口袋一样,一盒又一盒的往出拿磁带。

    “10块钱一盒!”

    “你怎么不去抢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