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0章 新作品的构思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性和功能,能提点意见是最好的。”

    孔磬冬恍然大悟道:“原来你小子在这等着我们呢?”

    眼看着天边的夕阳已经落到了大楼后面,只残留一点霞光给下班的人群一点温柔,张潮提议道:“饭点了,咱们先吃饭!”

    2007年在福海聚餐,如果不是什么商务宴请,或者特意要高档餐厅,那么自然是去「桥亭活鱼小镇」。

    东街口就有一家,张潮也不舍近求远,直接去了那里。四位老师当中,有三位来自江南鱼米之乡,唯一的北方人孔磬冬也是哈尔滨人,也是从小吃莫利炖鱼长大的,所以正合了几人的口味。

    这里主要做的就是水煮鱼、酸菜鱼、麻辣鱼以及川湘特色菜,又照顾了不太能吃辣的福海人的口味,所以以香麻为主,辣味为辅,即使口味清淡的人也能勉强接受。

    但最有特色的无疑是引入了来自广东中山的「脆肉皖」,肉质不像普通草鱼一样细嫩,反而是q弹紧实,放在2007年,算是十分新鲜的食材,吃得几人大呼过瘾。

    等到一锅鱼吃了大半,于华才笑眯眯地问道:“你开始写新作品了?”

    其他三人都停下了筷子,不约而同看向张潮。

    张潮也是一愣,旋即笑着答道:“什么都瞒不过于老师。确实有想法,但是还没有动笔写,只有一些粗略的场面。”

    于华对其他几人道:“我就说他不会无缘无故和我们说这么一大堆伤春悲秋的时代感慨。”

    苏童好奇地问道:“这次准备写什么?想写时代变迁?”

    张潮先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是,也不是。”

    “哦?说说看。”曹文宣的兴趣也上来了。他是个儿童文学作家,本身对时代性太强的作品不是特别感兴趣——但作者如果是张潮,就另当别论了。

    孔磬冬作为正儿八经的现当代文学学者,也催问道:“快说说看。刚治了馋虫,又被你勾起了蠹虫。”蠹(音度),是蛀书的虫子,书痴常以此自比。

    张潮道:“一般描绘时代变迁的作品,都是时过境迁以后的回眸。我想做的是,站在今天的支点上,给未来勾勒轮廓。”

    于华有些不能确定地问道:“科……科幻?就像你要出版的《原乡》一样吗?”《原乡》在国内虽然还有一周左右才正式发售,但是于华已经在张潮这里拿到样书,先睹为快了。

    苏童不满地道:“有好书你也不给我看看。”

    于华得意洋洋地道:“谁让是我写的序呢?要保密嘛!你要看去我家里看,恕不外借!”

    这时候曹文宣开口道:“你们俩别打岔,听张潮说。”

    张潮接着道:“不算是科幻,而是基于现在已经出现的发展趋势,写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物,站在时代的门槛上的种种选择。

    他们向后看,是已成定局的人生;向前看,是不能确定的未来。黎明似乎就在眼前;黎明似乎总在眼前。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幻梦,可能就是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人们的日常生活。”

    张潮的话让桌上的其他几人都沉默了。

    无论是于华、苏童,还是曹文宣、孔磬冬,在文学上都可谓博学多识,但还是很难想象这样一部会是什么样子。

    通常来说描写「未来」的,都属于「科幻」这一类型,最大特征就是要彻底改变社会形态——无论是高科技化的赛博朋克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