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最后一课》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程永新脸色沉了下来,对刘鹏涛道:“没看到我这里还有客人吗?什么稿子,先让肖编他们先审一下吧。”

    刘鹏涛这时候才看清坐在程永新对面的是著名作家毕飞宇,顿时汗都下来了,连忙道歉道:“毕老师,我不知道是您在这里……”

    毕飞宇倒不介意,温和地道:“没关系,文学编辑嘛,看到好作品难免激动一点——你收到了谁的稿子?”

    程永新也不是真的不高兴,见毕飞宇不介意,就顺势问道:“对啊,是谁的稿子,这么大惊小怪的?”

    《收获》是国内纯文学的“四大花旦”之一,创刊几十年来走出了无数名家大师,按理说哪怕是刘鹏涛这样的新编辑,也不应该这么失态才对。

    刘鹏涛这时候才定下心神,说道:“张……张潮的稿子,叫《最后一课》。”

    程永新皱起了眉头,问道:“张超?没听说过啊,是哪个明星、主持人、艺术家什么的吗?”

    这年头明星写书也是潮流,前几年倪萍就出了本《日子》,还被编排进了赵本山的春晚小品里。

    如果是哪个大明星、大主持人之类突然心血来潮给《收获》投稿,刘鹏涛这样没经验的年轻人确实有可能激动。

    但是这种人一般都直接对接主编或者出版社高层,不太可能通过公共邮箱投稿。所以程永新有些纳闷。

    刘鹏涛连忙解释道:“不是张超,是张潮。弓长张,潮水的潮。”

    程永新不由自主重复了一遍:“弓长张,潮水的潮——张潮?你是说哪个张潮?”

    刘鹏涛无奈道:“现在还能有哪个张潮?就是那个张潮。写《原乡》的张潮,写《刑警荣耀》《逐星者》的张潮。”

    程永新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但想来刘鹏涛也没有骗自己,禁不住自己就站了起来,有些震惊地道:“张潮?你说他给我们杂志投稿了?还是通过公共邮箱?”

    毕飞宇听到以后也大感意外,侧过身子看着刘鹏涛,也想听得更清楚些。

    刘鹏涛点点头道:“我也不敢相信。但是邮件的地址拼音是他,作品的落款也是他,作品的质量……也像是他的,所以我才赶来给您汇报。”

    程永新听到前面两句,眼睛都开始放光了,满是期待的神色;但听到最后一句,又收敛了起来,质问道:“什么叫‘像是他的’?那到底是不是他的?”

    刘鹏涛有些委屈,道:“邮箱是最普通的新浪邮箱,落款也只有一个名字,是写得……挺好的,所以才需要您来判断啊!”

    一般杂志社收稿,都要求“真名”“笔名(如果用的话)”“电话”“通讯地址”缺一不可,只有一个名字是不规范的。

    刘鹏涛本来都想直接点右上角的x号了,但这篇作品的开头确实吸引到他,一直看下去后,他越来越觉得就是张潮本人的手笔,所以才有那声惊呼。

    程永新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无论是张潮本人投稿,还是一个巧合——有个作者名字也叫张潮,或者笔名叫张潮——作品质量既然能“迷惑”到刘鹏涛,那自己一定要亲自看一看,避免错过。

    要知道刘鹏涛虽然在《收获》只是个年轻的新编辑,但却也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还在不少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无论理论水平还是写作实践都很扎实。

    能让他“惊呼”的作品,恐怕不多。

    程永新有些为难地看向毕飞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