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公里。”
“如此长的铁路,修建起来所需要的时间肯定会非常漫长,很可能会超过 10 年呢。这也就意味着贵国如果想要借助这条铁路向外运输铜矿资源,那么就需要等待整整十年的时间。”
“这十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难道贵国在这十年里就要停滞不前、无所作为吗?难道要等到铁路修通之后才开始发展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安东尼·查尔斯毫不犹豫地反驳道:“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怎么会停下脚步,等待十年才去发展呢!”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显然对这种说法感到十分不满。
紧接着,何雨柱继续说道:“所以,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修建一条需要十年才能通车的铁路,倒不如直接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公路。公路的修建速度要比铁路快得多,而且所需的资金也相对较少。”
不仅如此,何雨柱还强调了公路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公路还有一个铁路所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它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区域。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小村庄,只要公路经过,这些地方都能享受到公路带来的便利。”
“相比之下,铁路就显得有些局限了。”
他详细地解释道:“铁路沿线的地区如果没有专门修建站台,那么人们想要利用铁路带来的便利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毕竟,铁路上面只能通行火车,而火车的停靠点是有限的。”
“这就好比是一条河流,虽然河水可以流淌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如果没有码头,船只就无法停靠,人们也就无法上下船。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站台,火车就无法停下来让乘客上下车,人们也就无法利用铁路出行。”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到达铁路站点,才能享受到铁路带来的便捷。”
“比如说,一个人住在离铁路站点较远的地方,他想要乘坐火车出行,就必须先走到铁路站点,这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如果他错过了火车的停靠时间,就只能等待下一班火车,这样又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然而,公路就完全不同了。公路可以直接连接各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够通过公路相互连接。这就像是一张蜘蛛网,每个节点都可以相互连接,人们可以通过公路直接到达目的地。”
“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公路上自由出行,而且更加方便快捷。即使是一个农民,赶着一辆牛车走在公路上,也能够比在泥泞的土路上拉更多的货物,并且走得更快。”
“因为公路的路面比较平坦,牛车行驶起来更加顺畅,而且不会陷入泥泞中。”
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大家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在两国的广袤土地上,有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像一条巨龙般蜿蜒伸展。这条公路犹如一条大动脉,将两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条公路的出现,将会给沿途的城市和村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之间的货物运输将不再受道路的影响,卡车可以在这条公路上疾驰,快速地将各种商品送达目的地。”
“而沿途的村庄也不再是封闭的小天地,它们可以通过公路与其他村庄或城市迅速进行货物的交流,互通有无。”
“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更是会从中受益。他们辛勤劳作收获的农作物,可以借助这条便捷的公路,轻松地运往城市销售。”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收入,还能及时从城市购买到所需的物资,然后心满意足地返回家中。如此循环往复,商品的流通速度将会大幅提升,市场的活力也会被充分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