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回复里的内容,魏达没看过,贾琏也没说给他看,魏达也不敢主动要求看。
现在看到贾琏的态度,魏达本就没啥野心,心安理得的跟着一起乘船北上,当好背景板。
船队在海上漂了半个月,沿途没有停靠,至吴淞口突然转进扬子江。
按理说,吴淞口有炮台,有军队守卫,船队想要进扬子江肯定会遭到阻拦。
现实情况是根本没人管这支船队,贾琏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扬子江,整个吴淞口炮台以及守卫的军队屁都没放一个。
就这样船队顺利的进入扬子江,沿途的民船见了如此规模还不打旗号的舰队,纷纷避让,官方一点反应都没有。
魏达与贾琏站在甲板上看着江面上纷纷躲避的民船,贾琏面无表情,魏达面色铁青的咒骂:“该死!江南巡抚该死,江南总兵该死。”
贾琏递给他一副望远镜,指了指吴淞口。
魏达举起望远镜看去,总算看见了不少人在惊慌失措的狂奔,随处可见鸡飞狗跳,炮台上也没看见几个人。
“现在知道为何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能够在沿海夺地横行了吧?”贾琏看似浑不在意的一句话,魏达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早就听说江南武备松弛,今天才知道,这哪里是武备松弛,这等于没有武备啊。”
贾琏淡淡道:“武备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炮台上的炮,还能不能打的响。”
吴淞口方面的武将反应过来时,舰队已经都过去了,无奈之下只好快马让人去苏州报信,不明身份舰队逼近苏州。
待过了吴淞口,魏达才问:“贾公就不怕吴淞口炮台开炮么?”
这老太监的称呼又变了,以前为了表示亲近,都叫不器公,现在的改变不是出于尊重,而是为了保持一定距离。毕竟贾琏做事有点猛的吓人了。
别看魏达嘴上说江南巡抚和总兵都该死,实际上他心里很慌,因为贾琏这么干可是太得罪人了,直接把江南省军政上下都给得罪了。
贾琏块头大,他能扛的住,魏达不行啊。
船队一路畅通无阻,一开始两岸城镇受到惊吓,鸡飞狗跳的场面还不少。没等到贼寇上岸,也都安静了下来。
“天下最富庶之地的防务败坏之此,烂透了,真是烂透了。”魏达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贾琏哈哈大笑,魏达好奇问:“贾公为何发笑?”
我又不姓曹,也没有特殊癖好,不要这么问啊。
“膏腴之地,取之如探囊取物。朝中也好,地方也罢,有些人啊,无非就是嘴上叫的凶一点,嗓门大一点。他们看似强大的根源,在于朝廷的规矩。离开了规矩,他们就是一口肥肉。贾某此举,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清楚,只要陛下愿意,贾某这把刀随时落在他们的头上。”
一番话听的魏达精神巨震,倒退两步才站稳。船队里有一千精锐,手里有圣旨的贾琏,一个不冷静,很可能就会杀的江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魏达很想问一句,现在跳船还来得及么?
没亮旗号,自然是贾琏故意的!现在就算跳船了,人也都得罪完了。
魏达当然不能条船,他是宦官,荣辱全在皇帝身上。非但不能条船,还要做好一个记录员的身份,一五一十的禀报皇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