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我是贾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0章 真想把你们都埋这啊!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贾琏可太了解承辉帝了,他连作恶多端的文官都下不去手,何况是宗室和外戚呢?

    所以呢,什么严惩之类的话就不要说了,这世界一直都是这样的,有的人总是能享受特权的。

    贾琏不是不想干那帮王八蛋,只是指望不上承辉帝,将来等李亨上来了,他绝对能干那帮孙子。

    抵押的土地收回之后,发现了大铁矿和大煤矿,这个很合理吧?

    失信名单推出后,这些欠钱不还的总是和外戚,想要再借钱,那是很难了。再说了,牵扯进这笔烂账的人员,只要是官员,一律罢免。

    将来会不会出山,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毕竟这是中央集权皇朝,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只能说贾琏的做法,实在太合承辉帝的心意了。解决了烂账的问题,接下来一门心思的应对许可证的事情。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承辉帝与内阁协商后,确定了今后皇家央行不再行事专断权,一份经营许可证,不单单要有两成抵押,还要先经过户部审核,再由央行批准发放许可证,整个过程必须要有御史监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找哪个环节的负责人算账,如果都没问题,那就一起被算账。

    远在苏州的贾琏,对京城的信息获取是有滞后性的。

    对于地方上的“贤达”们,贾琏已经彻底看清楚了,明明手里没有任何牌,还要在惯性的推动下,死活不肯投降。

    那就再来一次狠的!一点一点的让他们认清现实好了。

    张庭恩的信里提到了央行发生的事情,同时要求贾琏顺手去金陵巡视总部在金陵的银行。内阁的公文,随后就送到。至于贾琏在江南干的事情,张庭恩提醒了一句,涉及到的人太多,利益太大了,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

    贾琏回信谢谢了恩师的关心,表示他会注意的。

    林如海的来信则含蓄的表示,林家与他关系很淡了,利益来往也不多,不要因为他的面子,影响贾琏的大事。

    这话说的贾琏一个字都不信,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能摆脱宗族的影响呢?最后看似顺便提一句,当初的约定别忘记了,黛玉已经是老姑娘了。

    实际上这些年,贾琏与黛玉之间的书信,一个月一封的频率在交流,即便人在婆罗洲,也没停过。

    贾琏顺手给林如海也回了信,表示到江南主要是整顿吏治来的,顺手干点别的事情。

    什么事情呢,贾琏信里没有说明,只是在写完回信后,很正式的给承辉帝上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江南各地的商业现状与当下的税收机制之间的失衡状态。阐明了一个事实,商业税由地方官府来负责收取,导致民间大量商业税流失,同时也是地方官员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贾琏再次建议,成立一个专职的收税部门,直接对内阁负责。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地方官府胡子眉毛一把抓,权柄过重,监督不足的情况下,腐败几乎是一种必然。

    而将监督的权利交给地方士绅,等于与虎谋皮。

    贾琏的报告中还表示,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时代一直在变化,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苏州清晨的宁静,又一个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

    本地人已经不那么惊讶了,抱着吃瓜的心情看热闹。普通百姓看明白了,钦差大人根本没有搜刮百姓的意思,每次出手,不是针对官员,就是针对士绅和豪强。

    士兵们满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