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马车上的鸳鸯抱紧了手里的包袱,靠着自己的箱子,身子微微发紧,看着贾府的消失。车子摇晃着,早早起来的鸳鸯有点犯困,趴在箱子上,枕着包袱睡着了。因为提前告别过,这次啥人送行,只是十里长亭处,林如海在此等候,亭子用幔布围上了。
贾琏下马过来见礼,林如海拉着他的手道:“三年,最多三年。”
贾琏看了一眼亭子才回答:“也许不用三年!我在南边,姑父在京城里,关注一下工业的发展,这才是代表未来的产业。西方世界正在工业化的快车道上飞奔,我们千万不能被落下了。”
林如海沉默一下:“我尽力!”贾琏笑了笑,迈步入亭子:“我真想走,但我要说自己身上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不得不远行。”
至通州,此处还有让贾琏意外的人等着,自然是李亨。
这厮眉飞色舞的上前道:“父皇特意让孤来送一送不器兄!”
贾琏抱手见礼:“请代为转告陛下,贾琏定不负陛下厚恩。”
这次南下,依旧是走天津上船走海路,不过走的不那么急了,计划三天靠岸一次补给,沿途贾琏还下船来转转。
这个选择的目的,自然是要看看,沿海的各城市的变化如何。
比如天津,因为关外河流入渤海的缘故,这里开了几家羊毛纺织厂,蒸汽机大量的运用,给城市带来了喧嚣的活力。
现在纺织厂只是单纯的纺羊毛,之所以如此选择,是担心北方为了种棉花而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
尽管很迫切,贾琏依旧很谨慎。纺织业关系到无数家庭,工业化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贾琏不敢打破男耕女织的模式。
但是怎么说呢,通过羊毛来控制草原的手段,贾琏还是很自然的用上了。
站在码头上,看着远处的贾琏,希望下次回来,这里多了两条铁轨,将开滦煤矿的煤源源不断的运出来。
铁轨已经有了,蒸汽机车的出现还远么?
因为漕粮改海运,天津码头变得更加繁忙,沿途的港口也获得了新的活力。
朝廷关于是否改裁撤漕运总督,专设河道总督总领天下河流的争议,在年后自然会变得个格外激烈。
漕运已经被淘汰了,沿河的漕工们,必须另外寻求新的生计。
坐在船头的贾琏,想到这里,不禁微微摇头,这是没法子的事情,类似的情况,另一个时空贾琏也经历过。
从头再来,说的简单,个中的艰辛,外人没法理解。
历史进程就是这样,破旧立新,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只是看谁承受。
贾琏此前听说了不少消息,不少漕工选择了渡海出关,在辽东重新开始。
眼下的东北,开发的程度很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人口。
此前辽东人口不过三百万,放在偌大的辽东,杯水车薪。
山东江北的人口被辽东开发吸引,河南四川的人口向陕甘迁徙,这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南方,两广福建的人口出海,江西湖南的人口南下,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时代的尘埃由谁背负不讨论,东方帝国实实在在的迈开通往海洋的步伐。欧洲即将面临一场风暴,将所有国都裹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