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事也是后来朱标黑的有力佐证,认为朱标地位根本不稳。
然而若是朱标地位不稳,朱元璋后来也不会立皇太孙。要是地位不稳,朱标也不会在屡次挑战朱元璋权威的情况下稳坐二十多年太子之位,一直没有被废过了。
所以朱标的地位一直很稳。
只不过由于在权力方面是与朱元璋共用一套文武班子,而文武百官在与朱元璋和朱标意见相左当中,只能站位朱元璋。
毕竟朱元璋会杀人,朱标可不会,因此导致看上去朱标没有什么作为。
但即便如此,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个封建大家长式标杆,向来都说一不二的人物来说,朱标也能多次在他雷区蹦达。
为此朱元璋对朱标自然颇有微词。
跟现在的中国式家长一样,他们认为他们的是对的,于是固执己见,以家长的身份和权威压迫孩子,逼孩子只能走他们选的道路。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孩子也只能认命或者遭到欺骗,就如同那位10岁读本科,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希望父母在北京买房的天才神童一样,被父母操纵了半生。
但对于已经形成性格和三观的人来说就不同了,看到与自己三观不符的情况,自然要掀起反抗。
就像朱标。
朱元璋早年忙于打仗,根本没怎么带过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受朱元璋影响,看到朱元璋四处滥杀,产生了这种做法的抗拒心理也很正常。
结果就是父子关系紧张,离心离德,朱元璋慢慢有了易储的念头。
但朱标背后不仅站着马皇后,同时还有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就连弟弟们也是他一手带大,朱元璋想要易储的难度堪比登天。
可以说几乎是在跟整个大明朝的文武百官勋贵以及所有家人对抗。
因此这个想法也就是冒了一次,直到晚年朱标病逝,他从失去朱标的悲愤当中恢复过来之后,才开始重新挑选合适的继承人。
而且刚开始他也没有打算立朱允炆,而是想在几个儿子当中选。
其中他最中意的人,便是朱棣!
可想而知,从一开始朱元璋有易储之心的时候,就早已经有了太子人选,现在聊起这个,他自然不会生气。
“唔.......”
就听到朱元璋沉吟着点点头道:“标儿确实是个好孩子,我也一直很喜欢他。可他总是不理解我,我那么做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和他的大明江山,可他却次次与我之意相左,让我很是不满。”
说着他又看向朱棣道:“老四这孩子自幼文武双全,跟他弟弟橚儿一样,深得我喜爱。所以我今年确实有想过易储,如今听到你们说后来老四当了皇帝,干得不错,心里就又有了念头。”
朱棣呆呆站在原地,随即目光中透露出一股火热。
皇位!
那可是九五至尊的位置。
谁不想要?
特别是听到自己以后是当过皇帝的人,朱棣就算没什么野心,也得被激发出来。
因为那本来就是属于他的东西。
一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