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窖里的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遇事不决问云峰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现在朱标问起,也算是让他给自己参考参考意见。

    不过说是意见,其实也跟他自己舍不得真杀有很大关系。

    别看后来朱元璋大开杀戒,可一部分是因为要维护朱允炆的权力,为的是稳固江山。另外一部分则是那些勋贵本就该死。

    除开那些受胡惟庸和蓝玉案牵连的勋贵以外,其余的都是自己犯罪被朱元璋抓到了把柄。

    比如周德兴的儿子淫乱后宫,朱亮祖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肆意殴打凌辱地方官员,胡美也是淫乱宫禁,廖永忠则是僭越龙凤违法犯罪,基本都罪有应得。

    因此在不需要特意为了维护统治而大肆杀戮的时候,朱元璋还是对老部下们有几分感情。

    当然。

    有感情,但不多。

    一旦这些老部下威胁到了大明江山,或者挡在了老朱集权的路上,即便是外甥李文忠,朱元璋也会痛下杀手。

    最典型的就是胡惟庸案,朱元璋需要处理胡惟庸以及满朝很多官员来达到他中央集权的目的。

    但李文忠看到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心中十分不安,于是上奏折三次死谏,触怒朱元璋,导致自己差点被处死。

    只是目前还没有老部下威胁到他江山的迹象,太子朱标没有死,朱允炆也不会上位,蓝玉也没有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威胁到皇太孙的统治地位。

    因而在大明才刚建立不久,政权尚未稳固的情况下,就这样毫无理由地大开杀戒,其实有些不智。

    至少朱元璋后来开启杀戮,那也是先诛杀胡惟庸,之后等子嗣藩王取代了各地勋贵,掌握了兵权,再慢慢以胡惟庸为借口,展开清洗活动。

    所以我们能看到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就诛杀了胡惟庸,却在十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案当理由,杀了一批勋贵。

    因此不管从个人角度上来考虑,还是从实际政权需要来出发,现在不太好动手,至少不是大开杀戒的好时机。

    “父亲,万万不可!”

    朱标听到朱元璋想按照明末投降和卖国的勋贵祖宗名单杀起,大惊失色道:“云峰说过,正是父亲大肆杀戮,导致离心离德,让勋贵、百官觉得这大明天下与他们何干,乃至于令后来的大明贪腐横行,百官肆无忌惮出卖国家,既然知道后来如此,又何必重蹈覆辙?”

    “哼!”

    朱元璋只是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父亲。”

    朱标还想再劝。

    “好了,我知道了。”

    朱元璋不耐烦地道:“我又没有说要杀,此事再议吧。待我去后世观史再考虑这件事情。”

    “那希望父亲践行与云峰的承诺,若真要起杀心,务必知会他与孩儿。”

    朱标清楚地知道他自己很难劝得动朱元璋,朱元璋的顽固和一意孤行是他早就领教过的事情,因此拿朱云峰扯大旗道:“孩儿就怕若是不告知他,惹怒了朱云峰,切断与我大明的联系,未来大明江山........”

    “.......”

    朱元璋默然片刻,摇摇头道:“我知道了,此事我答应你便是,既然你已涉及政务,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