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窖里的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重建大明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对明军的火枪大炮,李自成决定避其锋芒,发挥自己的长处,往河南逃遁。

    潼关一战他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马匹。

    事实上根据《明史》左良玉、杨嗣昌、洪承畴等传记载,李自成的军队马匹多达七成,只有三成是步卒。

    究其原因,在于陕西一直是明朝的主要产马地,而李自成在陕西起义,自然有大量马匹。

    潼关地形狭窄,又是攻城战,不利于骑兵驰骋,因而当时李自成把马匹都放在后营,进攻的时候是打算以步卒直接用梯子强攻潼关。

    结果火炮下来,大量步卒逃跑,回了后营夺了马匹逃窜,许多部将带着自己麾下士兵回本营带着马匹逃走。

    甚至都没来得及把大量辎重给焚烧掉。

    这或许就是流寇的天赋,也是李自成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因素。

    物资可以给你留下,但人一定要逃走,颇有点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意思。

    马匹多,就意味着转进速度快。

    到了崇祯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部就转进河南。

    而就在李自成已经如惊弓之鸟,往东逃窜进入河南,向徐淮地区开进的时候。

    远在武昌的朱元璋部,也开始向襄阳开赴。

    他攻城略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九月份到大明来,才一个月左右,就已经拿下湖南,湖北大片区域。

    甚至这还算慢的。

    因为老朱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长沙等朱云峰送物资。

    真正打仗的时间可能不超过五天。

    一天收复长沙,一天收服左良玉,一天干掉张献忠,一天收复湖北承天府、德安府等区域。

    其余时间基本都在赶路。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朱已经天下无敌,剩下的就是快速收复,慢慢治理。

    “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先贤说的话不无道理。国家的顽疾太多,要想根除,就得先下猛药,把那些吸附于国家身上的蛀虫清理掉,再割去烂掉的毒疮,剜了腐败的烂肉,最后敷上药草,抹上药膏,外伤驱除,才能慢慢调离内在。”

    即将仲冬时节,南方的湖北虽然还未下雪,但北风萧瑟,天地间灰蒙蒙的,即便是大白天,也让人感觉就像是要下雨一样。

    在宜城至襄阳的路上,老朱坐在马车里,手中拿着的是一份名单。

    是之后要杀的名单。

    包括在明亡后投降的,贪腐的,欺压百姓的各类湖北贪官污吏以及军中将领,还有湖北各色地方豪强士绅。

    事实上这一批人很少,名单上才一百多人。

    倒不是湖北海晏河清,贪官污吏才一百多个,而是史书记载的问题。

    史书毕竟是英雄史观,能记载下来的官员往往都是干过一些大事的,比如打过流寇,与清军作战过。

    要么就是级别比较高,至少也得一地知府和巡抚。

    甚至很多从五品知州,也就是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