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后,朱常汶等人回来,哭爹喊娘地跑到朱元璋面前,真情流露,向老朱诉说着委屈。
等他们哭完后,交家产的事情也是顺理成章,纷纷愿意献上大半的家产以供军需。
其实如果只是行军打仗的话,老朱自己的物资就足够了。
从现代运来的物资非常多,包括粮食以及各类通讯、军用器材都十分齐全,组建个几十万大军还是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要救大明的百姓,这些物资就远远不够。
再多十倍百倍,也救不了大明上亿的人口。
所以就只能就地取材,大部分物资都要在崇祯朝自己取用。
而除了那些贪官污吏、地主劣绅的财产以外,大明最富庶的群体是谁呢?
自然是藩王群体。
根据史料记载,光福王就被封了2万顷地,史书说是4万顷,但因为田不够,就只给了一半,也就是200万亩田。
其余田地比较多的藩王有晋王、崇王、兴王、景王、潞王、瑞王、桂王、惠王、蜀王等人,拥有的土地分别在1万顷到4万顷不等,家产钱粮不计其数。
不谈福王朱常洵给李自成提供了多少年的粮草,单说老朱废了蜀王朱至澍,从他府邸搜出来的钱粮就够成都府百姓吃好几年都有富余。
并且成都平原十分之七的土地归属于蜀王府,又有其它州府大量土地,总计多达4万余顷。
而万历年间统计四川的田亩数量也才1300多万亩,这就意味着光蜀王府拥有的四川土地就占据了四川所有田亩数量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一个蜀王府跌倒,四川百姓就能吃饱。
也难怪说蜀王是天下藩王最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蜀王朱至澍甚至可能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养活四川百姓绰绰有余。
因此老朱要想恢复大明的生产,势必就得盯上这个群体。
虽然他们都是自己的后人,然而还是那句话,在老朱的心里,大明江山第一,然后是马皇后和朱标,其余子嗣只能排在第三,百姓排在第四。
自己的亲儿子都只能排在第三位,更别说隔了十多代的子嗣后人,肯定没法跟大明的江山比。
所以从那些行径恶劣的藩王手里抢来钱粮和土地,以稳定大明江山,老朱心里没有一点负担,甚至还会怒其不争,气他们所作所为害了大明天下。
至于那些没有作恶的藩王。
那自然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拿出太祖的身份,让他们自觉乖乖地交出财产,剩余点钱维持藩王的体面就行。
等平定天下,把蛋糕做大,再进行封赏,到时候他们交出来的财产,就只是九牛一毛了。
湖南吉王府和桂王府也都是田亩大户,现在这两路藩王还没有回来,不过老朱已经收了他们的土地。
现在多来了两个郡王,他们的土地肯定也得收了,他们自己带的钱粮也缴纳上来,就当是为老祖宗平定天下出一份力。
以后总归能记得这份功劳,再给予他们赏赐就是。
不得不说。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