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八月份,自从两个月前多尔衮兵败山海关之后,他在女真内部的权威一落千丈。
虽然经过内部斗争,多尔衮击败了豪格,拥有了摄政王的地位。
但在军事力量上多尔衮稍逊一筹。
因为皇太极手中有三旗,分别为镶黄旗、正黄旗以及正蓝旗,拥有八旗当中接近半数的兵马。
皇太极死后,镶黄旗与正黄旗作为内二旗归属皇太极的继承者福临。
正蓝旗则归属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只不过因为各方原因,豪格失去了继承权,福临年幼,三旗不能团结,才被多尔衮以两旗的实力掌控权力。
然而山海关的这次兵败,无疑成为了豪格、代善、济尔哈朗等人攻讦的借口。
多尔衮回去之后,果然遭到豪格要求开诸王会议。
会议确实开了。
然而与豪格想象中的不同。
会上众人的确指责了多尔衮的兵败,却没有把多尔衮赶下台。
整个会议多尔衮一言不发,除了多铎帮他解释了几句之外,其余时间大家都在说他的过错。
可会议好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解除多尔衮的职务以及权力是只字不提。
即便豪格在会上提了一次,诸王却无一人响应,全都缄默其口。
这让豪格火冒三丈,甩袖离开。
他不知道的是。
即便多尔衮这次打的败仗亏损再大,诸王会议也不可能真废了他。
说到底,这个时候能扛起满清大旗的就多尔衮一人。
代善年龄太大,六十多岁,身体也不好,基本已经退居二线。
济尔哈朗虽正当壮年,可他不是努尔哈赤一脉,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不可能掌权。
福临年纪小,虽然是皇帝,名义上的镶正黄旗旗主,但他才不到七岁。
手底下鳌拜索尼谭泰等人能帮他争争权益,却不能争到权力。
豪格更不用多说,性格暴躁,有勇无谋。
阿济格与豪格一个样。
多铎今年才三十岁,比多尔衮差远了。
所以数来数去,其实也就剩下多尔衮能征善战,有智慧有头脑,能担当起目前的局势。
豪格看不懂,还以为只要废了多尔衮,他就能够以皇太极长子身份掌权。
却不知道满清上层权力机构其实看得很明白,以目前满清青黄不接的情况,如果真把权力交给豪格,他们那才叫完蛋。
等豪格走后,会议才算是真正开始。
沈阳皇宫崇政殿内,正是八月份,外面下着大雪。
簌簌的雪花把整个皇宫都积了厚厚一层,凌厉的寒风吹拂,令人浑身发凉。
室内烧着炭,驱散了些许寒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