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满清时期改为盛京。
此刻付之一炬。
熊熊烈焰烧了三天。
第一天大火滔天,黑烟遮天蔽日。
从上午清晨一直燃烧到傍晚,依旧火焰不断。
第二天,入夜后还是能看到许多明火,夜半时分火光照亮天际。
到了第三天,大部分明火才逐渐熄灭,但拨开上面的灰烬,下面还有灼烧的木炭。
进城的许多明军士兵因此受伤。
不是在城里遭受了残余建奴的袭击,而是一处地方看着已经熄灭,稍不留神踩上去,鞋底都要烫出个洞。
一时间,洪武炮兵们在盛京城里到处都是熟人,堪比烧烤大师李梅在东京的熟人一样。
满城几十万人,九成以上都死于轰炸、火药库爆燃以及后面出现的烈火。
残余的人也被老朱杀掉。
不过从这些残余人的口中他还是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建奴并未一战而全部消亡。
摄政王多尔衮屡次看到了明军的强大,心中产生了畏惧,选择带着两白旗往北方逃遁而去了。
得知这件事情,老朱自然非常不高兴,便想下令追击。
但多尔衮提前布局,把大量物资和奴隶早早地运走,只剩下一些轻骑兵跟在他身边,发现盛京不妙,立即就远遁北方。
老朱追过去的人只看到了一些马蹄印,顺着马蹄印追了两天,最终还是让他们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因为最近几天雪停了,冬日的阳光出来,利用马蹄印和新鲜的马粪还能追一追。
可追到汎河所,也就是后世铁岭市一带的时候,雪又开始下了。
大雪将马蹄印与马粪盖住。
苍茫大地谁也不知道建奴往哪个方向去了。
正北,西北,亦或者东北?
负责带队追击的小朱棣颇有点历史上他后来五征蒙古,屡次追丢蒙古人主力的风范,最后也只能悻悻而归。
恰好朱云峰的建议也给了过来,考虑到崇祯时期,别说工业化,就连农业时代都未达到巅峰。
国家正处于衰弱阶段。
虽然可以从现代运物资,然而长沙离东北万里之遥,物资输送何其艰难,要追寻多尔衮的踪迹,怕是猴年马月。
所以老朱还是选择接受了朱云峰的建议,从沈阳退兵离开,班师回朝,返回北京。
沈阳距离北京六百多公里,回程倒是比去的时候快。
因为老朱还得重建沈阳,因此留下喻安性、朱国栋等人带着两万余部队以及大量物资驻守锦州。
待来年春夏季节天气回暖的时候,在如今沈阳的残垣断壁上重新把城池建起来。
虽说沈阳被夷为平地,又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