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十月下旬,离年关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
从五月下旬朱棣与朱云峰进京到现在。
朱云峰当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的皇帝也差不多过去了小半年。
在这段时间里,谈不上做了很多大事。
但光这半年做的事,就已经够福泽明末时期至少五十年之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自去年九月到现在,老朱已经诛杀了大批贪官污吏、地主劣绅,诛杀流放者达百万之多。
按照二八理论,这些人其实就是大明握有80%财富的极少数者。
以明末一亿多人口来算的话,就相当于大约1%的人口,控制了80%以上的财富,大量社会资源被他们占据。
然后老朱把他们豆鲨咯。
如此不能说解放了这80%的财富,哪怕只解放50%,剩下的绝大多数百姓,也都将成为受益人。
这并非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这么做其实不容易,因为工业时代的生产没那么简单,涉及方方面面,不然也不会出现工人下岗潮。
但农业时代就简单纯粹许多,有土地就有饭吃,有衣穿,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更何况饥荒的时候,大量种植后世高产的红薯、土豆能救命。
土地及吃饭问题解决,大明现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属于是把命救回来了,剩下的则需要慢慢调养。
当然。
后续的调养不做,大明依旧跟原来一样继续这么搞下去的话。
那么可以预见五十年后,大明依旧得走上老路。
贪官污吏横行,地主商人不纳税,百姓的土地再次被大量夺走,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因此在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后,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就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老朱希望朱云峰能帮他教导朱慈烺。
而在这小半年里,朱云峰确实教会了朱慈烺很多东西,包括治国手段,人生哲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等等。
在军事上,树立蒙古和建奴两个敌人,撤裁卫所制度,选择募兵制度,于边军驻军,要不断地深入草原和东北地区,打击蒙古和建奴,以此保证军事力量。
政治上要采取打击腐败,提高官员工资待遇,增加官员任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放开地方自主权。
这种加强中央集权以及放开地方自主权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加强的是监管力度以及税收力度。
比如锦衣卫、东厂。
开放的则是地方官员治理权,要求地方官府学会如何发展地方。
如有矿的开矿,适合种茶的种茶,在海外适合外贸,人口密集可以搞手工制造业等等。
这些东西以后朝廷可以给指导意见,朝廷主抓的则是对地方官府的管制,防止滥用权力,与当地豪强勾结之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