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窖里的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八章 洪武市井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不见了就不同,老朱常年待在宫中,平日里也就一些亲信大臣、侍卫和宫女宦官能见到,再不济就是一些亲族和后宫皇后妃嫔。

    因为染病不见人很正常。

    他们三每天在外面当街溜子,南京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五六年都是如此,宫中侍卫和宫外街坊邻居早就习惯了。

    结果突然失踪,早已经习惯他们的人自然会感觉到奇怪,从而家长里短、市井街头传出闲话。

    有人说他们被皇帝派去边疆了。

    有人说他们被赐死了。

    还有人说他们远赴海外,去了其它国家。

    反正各种谣言都有。

    朱云峰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些。

    出了奉天门后又穿过午门,外面就是大明门,两侧是五府六部内阁的办公场地。

    如今这里已是大变样。

    从午门一直到大明门,长达一公里修了整齐的马路。

    两侧以前是宫闱,有宫门进出,宫墙后则是许多低矮的房子,用于各个部门办公,不仅办公条件简陋,而且出入也不方便。

    现在那些宫墙全都拆掉了,修了碎石子铺的人行道,两侧种满了花圃、树木,还有大型人工湖泊,引秦淮河水进来,光水面面积就多达三百余亩。

    在这些水面上有很多人工岛,上面修建了各种建筑物,犹如宫殿般耀眼,许多拎着现代公文包,拿着文件的官员在其中进进出出。

    而更外围靠近大明门的宫墙一侧,更是修了停车棚,里面清一色的自行车,很多官员都骑自行车上下班。

    穿着大明官服,拎着公文包确实很有违和感。

    不过也没办法。

    由于朱云峰老家是打字复印之乡的缘故,他搞来的打字复印机非常多。

    然后就是纸张。

    有了电力,有打印机,有A4纸,那大明公务处理自然就抛弃了原来的方式。

    甚至朱标还打算推广打字机来着,但由于拼音还没有在官员之间普及,就弄了少量打字机,找了几个打字员学习。

    官员之间则依旧是手写稿子,然后需要多份的时候就复印,从而增加了办事效率。

    此刻大G从各部衙门中间穿梭而过,前面还有不少骑自行车的官员拦路,见到后面大G开过来,纷纷让到两侧,诧异地看着这台轰鸣的机器。

    能在内阁、五府、诸部办公的官员肯定不是低级官员,在这儿三四品满地走,五六品不如狗,一二品大员才算是高官。

    但在朱云峰他们这儿全是低级官员,也都不认识,把窗户打开,探头出去,其他人都是一个个懵逼,只有极少数人十分诧异,打招呼道:“吴王殿下。”

    “哟,你是那个那个那个谁来着?”

    “臣是刑部左侍郎刘九皋啊,当年臣在户部当郎中的时候,家就在长安街外,殿下每日进出还常与臣打招呼呢。”

    “哦,原来是你啊,一年不见高升了呀,不错不错。”

    “这一年不见臣等想死殿下了,若是殿下不嫌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