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怒枪193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6章 那就接着打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天夜里,松原带着六百多个鬼子,向北走了。

    栓子让他们走的,既然投降了,就不再难为他们,但必须马上走。八路军有纪律,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但一旦百姓知道,局面恐怕难以收拾。毕竟安平县是临近几个县,遭受鬼子迫害最重的,后来也是打鬼子最积极的。

    鬼子没有了武器,也就没有了往日威风。松原摘下了领子上的肩章,所有鬼子也都摘下,松原敞开了怀,所有鬼子也不再讲究军容,背着铺盖,拎着独立团给的窝头,像一群难民。

    安平县城复活了。仅仅过去三个小时,就有百姓收到消息,拖家带口,回了县城的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时在四城响起,彻夜不停。这是以往过年时才有的景象,而七年了,安平县城没过上一个好年。

    第二天,更多的百姓回来了。他们站在城外,看着城头飘扬的红旗,战士背着枪,威武地站在阳光下,既高兴又心酸,为了活命,被迫离开了家,他们不知道之前的日子怎么熬过来的。现在好了,小鬼子被打跑了,一切又可以重新开始了。

    阳光下,栓子、郑辉荣、赵鹏举、赵大富等人,离开了县城,来到孟庄南面山坡。这里已经成为烈士陵园,战士、民兵,还有附近百姓,都会经常来打扫,拔掉野草,会写字的,端着笔墨,重新描写墓碑上的名字。

    走过一座挨一座的坟,栓子想哭。最早牺牲的顺子、六子、石头等人,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可闭上眼,栓子就能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鲜活的样子,就像牺牲在昨天。

    曾经,老孟说栓子心事重,心太软,慈不掌兵,只能当战士,做不了指挥员。李智与老孟争论,不爱名的指挥员就不配是合格指挥员。老孟说不过李智,只要闭口。而那时,栓子一直不想当指挥员,越不想当,越必须当,最后连老孟都劝栓子。

    但栓子一直愧疚着牺牲的战士们,如今鬼子被赶出了安平,而他们却已长眠。栓子走过一座座墓碑,也一遍遍地说着:“鬼子跑了,我们赢了——”

    走到山坡下,栓子带头立正站好。三十支长枪同时举起,随着赵大富口令,对空鸣枪。枪声在山谷回响,附近百姓却已不用再害怕,也不用再跑反。他们也聚拢过来,祭奠牺牲先烈。

    “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永远不会。”郑辉荣说。

    “想忘也忘不了。”栓子抬头,两行泪又洒落在胸前,却又握紧了双拳。

    胜利了,真的胜利了,栓子感觉天空是那么高远,山林是那么辽阔,他的心仿佛也飞到天空,俯瞰着整片山林。

    “你先回县城吧,协助好县委的同志,做好工作。”栓子对郑辉荣说。

    “那你呢?”郑辉荣说。

    “我先留在山里。”栓子说。

    郑辉荣明白栓子,在山林战斗七年,一时舍不得离开。他点点头:“好吧,你先留下。”

    战士跑来报告:“李参谋长来了!”

    郑辉荣扭脸看看栓子:“你还留下?”

    “留下,以后我也想不离开了,就留下干老本行,当猎户。”栓子说。

    类似的话,栓子以前说过,还不止一次,郑辉荣仍无情地给栓子泼冷水:“你还是没喝酒,也说了酒话。”

    栓子是认真的,鬼子被打跑了,也给爹娘、给乡亲、给战友报了仇,他不想再打仗了,只想留在山林,过安定生活。但栓子也知道,八路军和国军还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估计双方还要战场上见。

    往后怎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