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之前箐都在山上带着留在山里的人烧白陶的,不过最近白陶烧制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再烧都没地方摆了。其他工匠也慢慢变成了熟手,这一块不怎么需要她天天监督。
山里整天就是烧炭,挖泥挖煤或者打猎,没什么新鲜事可做,她待得都有点无聊了。
于是就着这次族人把风喜送上山后回程的机会,她也跟着一起下山。
下山不光可以教人织布,还能顺便跟着寒枝学习怎么打水井。
还是山下好玩啊。
箐坐在织布机前,手拿着梭子飞快的把纬纱在梭口中来回穿梭。
这活做的实在太熟,所以都不需要脑子思考,一边做事,一边还能分心回想下山以后听说的新鲜事。
那个游商真厉害,不光把她们做出来的白陶都买走,还给她们族里增加了好多人。
箐已经见过那些在地里开荒的人了。
雇工一个个瘦的皮包骨不说,身上连件齐整衣服都没有。这次织布要先给雇工一人织一套秋衣。
一年四季,这些人每一季最少都得有两套换洗衣服才行。
女娲氏的人要忙其他事,织布做衣的事情自然交给游商手下的人来。箐今天的任务就是教会这些人怎么使用织布机。
游商也觉得这种织布机实在是好用,而寒枝已经把图纸交给了她。
“让你手底下的工匠赶紧熟悉一下这种织机的制作方法,织机一多,织布的效率提升,不光雇工们不愁衣服穿,还可以拿去外地和人交换。”
布就是钱。
纺织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女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若问夏国的封建王朝时期,女性地位最低的朝代是何时,答案无疑是明清,尤其清代中后期。
不光从法律、文化、经济全方位系统性压迫,还有从精英阶层至底层的全民普遍性,以及缠足、守节、买卖的残酷性,均达到了巅峰。
明时程朱理学被定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思想被封建社会统治者加以强调并滥用,以期压抑人性。
上行下效的后果就是女性需要严格遵守“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唐时女性可改嫁并参与外界社交活动,宋时理学虽然已经有了兴起的苗头,但南宋时期仍然是承认女性财产权的,改嫁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李清照的再婚就并未引起他人非议。
就连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元朝,女性也是可以提出离婚的,不过汉人群体,尤其是受儒家教育的,对此并不以为然。
到了明清时期,别说离婚,就是寡妇再嫁,也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律法不光明文禁止寡妇再嫁,宣扬从一而终和守节的思想,甚至专设贞节牌坊,用以“褒扬”守节人士。
清代的文人们花活则更多,女性像家畜一样被圈养在后院不说,还发展出了畸形的缠足文化。
不管不顾的生育,随之而来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劳动价值被贬低,人就如同一件普通的物品般不值钱,自然就只能任人糟践。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女性普遍不被当人看的大环境中,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女性地位,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