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文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一纸《御夏策》,文成满堂惊!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策论篇幅无法展开写。

    但无论如何,在秦凤路设茶马专司与青唐吐蕃进行贸易这个提议,确实是可行的。

    实际上,这项经济政策,正是历史上数十年后著名的“熙河开边”中,王韶所采取的市易司制度......且不论“熙河开边”隐患如何,但绕过西夏打通与河中的商路,确实是能把西夏整到半死不活的计策。

    而随着陆北顾的笔锋在纸上书写,李磐暂时放下思绪继续看了下去。

    “其二曰疆圉以立根基。”

    “夏虏之强,在于聚散如风;我朝之困,在于分兵守要。”

    “今既已于西北诸州筑联堡,浚壕堑,使诸寨互为犄角,更应募土人为弓箭手,授以闲田,免其租赋,训以战阵,五日一校射,三旬一合操,岁终考校。”

    “每逢战事,以斩首级数赐帛授勋,有赤子守家园,壮士护乡梓,譬若蜂蚁护巢,虽蝼蛄穿穴必群起蜇之。”

    “待至训成,可渐抽戍边骁锐,专练骑射突阵之术。若夏虏倏忽而至,则寨堡如铁锁横江,但守险隘要害处坚壁拒之;骑军如太阿出匣,专伺虏骑空疏处雷霆击之。”

    陆北顾的笔锋如刀,在纸上刻下一个个力透纸背的字迹。

    不自觉地,李磐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官袍中攥紧了。

    ——这少年竟将种世衡在青涧城未能实现的构想,写得如此鞭辟入里!

    而且,这里面哪怕没写明为何要招募土人弓箭手,李磐也能看透其中用意......还是一笔经济账,给土人授田以后,单个士卒的用兵成本比千里迢迢派驻士卒是要低的多的。

    这样土人与宋军混搭,就可以在财政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寨堡守备兵力充足,又能把野战兵力给释放出来,甚至能把省出来的钱用来打造出一支可堪野战的精兵。

    当然了,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庙堂上衮衮诸公最为关心的问题。

    也就是为了应对现实防务需求,而产生的常备化驻军与成规模的精锐野战军是否会脱离朝廷的掌控,再次酿成藩镇割据的恶果。

    不管怎么说还是那句话,这个少年提出的御夏之策,确实是完全可行的!

    “其三曰谋略以乱腹心。”

    “昔张仪散六国合纵,陈平间范增项王。今夏主虽称制,然野利、没藏诸部各怀异志,瓜沙回鹘、河湟唃厮罗久蓄怨隙,宜遣辩士惹其嫌隙,如长孙晟故事⑤。更可效汉封日逐王⑥,许横山豪酋世守故土,诱河外大族内附中原。”

    “唐设安西都护,非惟刀剑之利,实兼商道之控;汉通西域三十六国,不独战车之威,更有货殖之谋。”

    “以此三策,彼纵有贺兰之险,终成困兽;虽恃河套之饶,必为涸鲋⑦。”

    最后一笔落下,陆北顾搁下毛笔,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腕已经酸痛不已。

    而当他抬头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怔住——

    知县李磐不知何时已站在他案前,身后还围着学正、学录等一众县学官员,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案上的策论。

    “好一篇《御夏策》!”

    这声喝彩如西北朔风穿堂而过,惊得满堂学子抬头张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